中国旅行网 > 旅游目的地 > 西藏旅游 > 西藏美食介绍 >

    西藏美食

    来源:中国旅行社发布时间:2011-08-22


藏式面条

用较浓碱水和面,使之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后盛碗,加入适量骨汤、熟菜油、牛(羊)肉丁,拌匀食用。

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

制法:

(1)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

(2)在羊血内加适量的盐、花椒、少许糌把粉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

(3)制法与制香肠同。

(4)血肠的烹煮,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时便起锅,装入盘内,全家席地围坐,割而食之。

特点: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不腻不柴。

白肠

大米煮熟,与羊血、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时切成短节或切片,煎后而食。

帕扎玛果

面粉和好,作成小疙瘩状,放水中煮熟,加入白糖、细奶渣,在酥油锅中翻炒而成。

西藏酥油茶

在西藏,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l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这时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质舀起来,灌进皮口袋中,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来取代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来说,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茶。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

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糌粑粥

骨汤中加糌粑、萝卜丝及各种佐料,熬熟即成。

麦片粥

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甜茶

沸水熬红茶,加入牛奶、白糖,再沸后饮用。

藏族酥酪糕

制法:

(1)将提取过奶油的乳白色淀粉(藏名曲热)凉干,用磨磨成粉末。

(2)拌入黄油(奶油)、白糖、人参果(角麻)、葡萄干、桃仁等,做成圆形、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醍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宾至可整块献上,或切成片状。

特点:奶味甜点,有滋补强身功效,为藏胞待客糕点。

吧啦饼

吧啦饼又称吧啦藏饼,为西藏风味的酥油糕点。历史上吧拉藏饼在满蒙地区流传。以后传入北京地区,现已成为京式糕点的传统风味糕点。

原料配方:

特制粉50千克白砂糖25千克核桃仁5千克瓜仁500克桂花2.5千克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及水均适量

制作方法:

1.调制面团:先将糖、水和碳酸氢铵放入和面机内搅拌,再放入熟猪油、桂花和桃仁继续搅拌,呈均匀液状,最后放入面粉,碳酸氢铵应先用水溶化,以防和面时混合不均,碳酸氢钠可随面粉缓缓放入。

2.顶剂:用顶钟迅速顶出定量的面剂。

3.成型:将每块面剂团按平,在表面印附3个瓜仁、中心按一凹状的圆坑、打印红戳,即可码入烤盘。

4.烤制:将盛有生坯的烤盘放入炉烘烤,入炉温度为170~180℃,出炉温度为210~230℃,烤制12分钟左右便可出炉。

质量标准:

色泽:深麦黄色,底面浅黄褐色,裂纹处呈乳白色,不焦边,火色均匀。

形态:扁圆形,摊裂均匀,面上附有3个瓜仁,红戳清晰。

组织:起发均匀,疏松,不青心。

口味:酥松,油润利口,有桃仁和桂花香味,无异味。

豌豆糌粑奶渣糕

豌豆制成的糌粑、细奶渣、红糖及酥油用力反复搅拌而成。


它西粥

将大米煮成粥状后,加入粉条、牛肉丝、酥油、食盐等佐料,待肉丝熟后即成。

酸奶饼

以酸奶、酥油、白糖、面粉等搅拌后,以酥油炸熟即成。

拉萨生牛肉酱

藏药历来就很有些神秘色彩,拉萨招待贵宾必有的生牛肉酱就是几种可入味的藏药与捣碎的新鲜生牛肉最奇妙的混合。猩红血性的颜色,兴烈冲鼻的口味,吃下肚更是暖洋洋热烘烘的一团,据说西藏依然是一个让时间凝固的地方,据说千百年来藏人都喜欢在布达拉宫脚下晒太阳,当肚里存着一团火热,再给阳光一晒今天的藏人仍是分外的自乐自足。

藏族吹肺、吹肝

吹肺、吹肝又叫腌猪肺、猪肝,是藏族独特的腌肉制品之一。

制法:

1、吹肺用新鲜猪肺从喉头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猪肺,使之扩张,再将适量的食盐、草果粉、辣椒面和蒜泥用温开水调成乳状,用汤匙从喉头灌入肺内,边灌、边抖、边吹气,边拍打,约需重复5-6次方能灌满。

2、用麻线扎紧喉管,挂在火塘高处干燥,2-3月后即可食用。

3、吹肝将鲜猪肝上的胆管割开口,除留1个大的外,其余的全部用线扎紧,从大胆管口用人工吹气,边吹边用手拍打,边灌入佐料。取一部分佐料和酒拌匀,灌入肝内,其余的佐料涂抹在肝上。肝叶之间用竹片或玉米芯撑开,挂阴凉通风处晾干。经1-1个半月左右,腌制即成。

4、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或熟菜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常被用作凉拌吃。

特点:

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随食随取,可保存约1年之久。

氽灌肠

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

黑肠

羊血与青稞粗面、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法同白肠。

人参果奶渣糕

将煮熟的人参果、酥油、细奶渣、红糖、红枣、葡萄干等用力反复搅拌,装入盘内,冷却成糕。

强果

人参果放入清水中煮熟,搅动中徐徐加入青稞酒、奶渣、少量糌粑,再以文火煮半小时左右即成。其味似醪糟。

 

上一篇:西藏美食

相关旅游线路

布达拉宫-大昭寺-羊卓雍湖-江孜-日喀双卧9日(《红河谷之旅》)

编号:GL12389满意度:%出发日期: 更多
特色:拉萨火车站献哈达

查看详情

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双卧七日(《圣地之旅》)

编号:GL12390满意度:%出发日期: 更多
特色:拉萨火车站献哈达

查看详情

天界西藏:布达拉宫+巴松措+大峡谷+南伊沟 +纳木(拉萨平均海拔 3600 米,林芝平均海拔 2900 米,日喀则平均 3900 米,珠峰大本营)

编号:GL19790满意度:%出发日期: 更多
特色:贵宾接待:拉萨哈达热情接站,入住酒店有专业医护人员免费咨询 行程亮点:这是2013年西藏最

查看详情

王者归来:拉萨-林芝-山南-那曲-日喀则双卧13日(达赖的布达拉宫、班禅的扎什伦布寺;;西藏“三大圣湖”之纳木错、羊卓雍错)

编号:GL12397满意度:%出发日期: 更多
特色:☆市场独家:北京成团,一价全包,无自费,全程2个诚信购物店; ☆贵宾接待:全程挂三或

查看详情

相关品牌

关于我们
国旅简介 联系我们 营业资质 招贤纳士 公司地址 网站地图
产品服务
周游世界 私人订制 自由海岛 北京当地游服务 醉美中国 签证办理 公司郊游 公证认证 邮轮度假
联系我们

经营许可:L-BJ-CJ00080

合作邮箱:xiehui@zglxw.com

咨询电话:400-690-6676(24小时)

咨询电话:010-64027200(9:00-20:00)

公司地址:北京朝外大街26号朝外MEN写字楼A座

手机扫码浏览

跟团游、自由行、吃住行
定制专属自己的旅行线路

扫一扫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