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与山浑然一体、拔地参天,是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栖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为红宫和白宫。红宫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部分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主楼高115.703米,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等文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建筑结构】
红宫安放着五世到十三世(六世除外)达赖遗体的灵塔。塔身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金碧辉煌。殿堂西有寂圆满大殿以及法王洞、殊胜三界殿、上师殿、响铜殿、世袭等殿堂。
在这些灵塔中,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上下贯通3层楼高的大金塔,高14.85米,塔形类似通常的佛塔,只是从上到下全部用黄金包镶,外镶无数宝石。仅此一塔就用了11万两黄金。
白宫高7层,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位于第4层中的有寂圆满大殿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是达赖喇嘛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5、6两层是达赖喇嘛的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处第7层是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僧舍、僧官学校、朗杰扎仓、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印经院、雪巴列空、马基康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大量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多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甘珠尔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贝叶经等珍贵的经文典集,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工艺品。
布达拉宫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大都绘有色彩绚烂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既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又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当年兴建布达拉宫、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以及五世达赖和十三世达赖先后到北京朝见清顺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情景在壁画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参观要点】布达拉宫的参观线路相对比较固定,沿着旅行线路指导牌一般不会走遍,下面是按照参观线路能够看到的殿:
1.世袭殿(冲热拉康)
2.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色东康)
3.持明殿(仁僧拉康)
4.菩提道次第殿(朗仁拉康) 5.西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努西平措)
6.红宫二回廓:素有画廓之称。 7.响铜殿(利马拉康): 8.普贤追随殿(公桑中珠康)
9.法王洞(曲吉竹普)
10.无量寿佛殿(次巴拉康) 11.释迦能仁殿(土旺拉康) 12.时轮坛城殿(堆廓拉康)
13.九世达赖喇嘛灵塔殿: 14.八世达赖喇嘛灵塔殿 15.圣观音殿(帕巴拉康):
16.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 17.上师殿(喇嘛拉康) 18.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
19.长寿乐集殿(其美丹吉) 20.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 21.坛城殿(鲁朗康)
22.金顶区:金顶区位于布达拉宫的最高处。 23.强巴佛殿(强康)
24.东日光殿 25.西日光殿 26.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系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内有34根柱。
27.白宫门廊:
28.东庭院(德央夏)
29.出彭措多大门沿着“之”字形的石阶拾级而下至东部山脚,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
布达拉宫前面靠近布达拉宫广场的路边,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左侧《御制十全记碑》高4.22米,记载了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兵在福康安率领下驱逐廓尔喀侵略军出境的历史。右侧《御制平定西藏碑》,高3.74米,刻有藏、汉、满三种文字。碑文记载了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平定蒙古准噶尔部侵扰西藏的历史。
达扎中恭纪功碑
达扎路恭纪功碑是研究吐蕃奴隶制社会和吐蕃地方政权与唐朝中央政权关系史的重要文物,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前公路南侧一个黄色围墙的小院内。
达扎路恭扎纪功碑身呈方椎柱形,下宽上窄,碑座为3层,上有顶盖,北、东、南三面有字,均为藏文正书。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字迹大部分仍然清晰可辨。
【门票】布达拉宫每天开放。星期一、三、五开放的时间稍长,星期六和星期天开放时间较往日要短一些。金顶和西藏文物精品展要另外买票。门票100元/张
【友情提醒】
1.当地香客参拜布达拉宫均是从正门沿着“之”字形的石阶拾级而上。建议体力有问题和有高原反应的游客反方向进行。可以乘出租车从后山到布达拉宫的顶部,从山顶西大门的入口处进入布达拉宫,然后从山上走下来,这样能够节省很多体力。
2.布达拉宫只能根据箭头的批示和围绳圈定的范围参观指定宫殿,开放的殿堂经常会有变化,不过最重要的几个宫殿基本上每天都开放。如果可能的话,最好选择诸如雪顿节等藏传佛教宗教节日一早去参观,往往会有意外收获。
3.宫殿较高,上下要慢行,殿内比较阴冷,即使夏季也最好准备件外套。
4.另外,布达拉宫里面非常难找厕所,最好在参观前解决。布达拉宫里的厕所在白宫的德阳厦北边,建在山洞顶端,直通山脚,具有世界上"最深茅厕"的美誉,并有缕缕阳光透入,很有特点。